打击谎报瞒报,全国海关开展“百日攻坚”行动!发表时间:2025-06-19 09:54 一场大火吞噬货轮,四名船员失踪的背后,是危险品谎报瞒报长期存在的行业痼疾。6月初,全国海事系统正式启动打击船载危险货物谎报瞒报“百日攻坚”行动,这场为期100天的大检查、大排查行动直指跨境物流中的危险品安全监管漏洞。“百日攻坚”行动根据交通运输部统一部署,2025年6月初至9月上旬,全国海事系统开展打击船载危险货物谎报瞒报“百日攻坚”专项行动。核心目标是纠治危险品运输全链条中的“谎报瞒报”顽疾,筑牢水上运输安全防线。三大“100%”铁律:申报信息全比对:对涉嫌谎报瞒报的货物,100%查验核实,打通物流信息壁垒;载货船舶全检查:载运散装危险货物的船舶登轮检查率达100%,严查货物信息与实际载运的一致性;航运公司全监管:开展监督检查时100%核查企业货物信息审核制度的建立与运行;八类重点打击行为:从托运人、承运人到从业人员的违规行为均被纳入监管网:将危险货物谎报为普通货物或夹带运输;未向承运人告知危险品真实信息及防护措施;“两员”(申报员、装箱检查员)提供虚假证明等。据了解,此次行动融合了海事、交通、海关、公安等多方力量,采用开箱查验、货物抽样检测、远程监控等多种检查形式,实现“从订舱到交付”的全过程覆盖。历史与导火索“百日攻坚”并非新概念,而是海事部门维护安全运输的标志性手段。2022年,海关部门开展“口岸危险品综合治理”百日专项行动,清理积压危险品2400余批,查发瞒报案件1600余起,压缩通关时间60%以上,形成常态化治理机制。2023年,海关部门开展为期半年的“打击进出口危险品伪瞒报”专项行动,期间全国海关累计查获危险品伪瞒报案件超200起。由此看来,打击危险品谎报瞒报行为向来是海关部门打击的重点对象。为此,全国海事系统早在2025年5月就已开始部署相关行动,计划从6月2日至9月10日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打击船载危险货物谎报瞒报的专项治理活动。只不过,6月9日的“万海503”轮爆炸事故加速了本轮行动的落地。根据万海航运6月15日发布的情况说明,这艘从科伦坡驶向孟买的新加坡籍集装箱船,在印度喀拉拉邦海域突发大火,导致4名船员失踪。关于事故的原因,各方还在调查中,但根据已披露的信息,危险品瞒报可能是此次事故重要诱因。印度航运总局6月11日披露,船上650个集装箱中混装有157个危险品集装箱,包括易燃液体(第3类)、易燃固体(第4.1类)、易自燃物质(第4.2类)、有毒物质(第6类),但其中部分高危货物(如爆炸物)未在申报清单中如实标注。更甚至,部分货物被检测出电石(碳化钙)——遇水每公斤可释放300升乙炔气体,极易引发连锁爆炸。印度国家化学实验室指出,电石遇水反应可能是持续爆炸的主因。货物合规出口万海航运在6月16日再次发布关于货物瞒报、漏报、错报的通知,明确规定:"若发现危险品等申报不实情况,将按每单位收取10万美元押金与违约金,并保留追偿与法律追责权利。"业内人士指出,若最终调查结果真的如初步信息所述,存在危险品瞒报/漏报行为,万海或将对责任货主追究严厉责任,甚至可能引发船东、船管公司、托运人之间的多边索赔。而在“万海503”轮爆炸事故后,东方海外(OOCL)于6月11日发布公告,明确表示对危险品瞒报行为处以每集装箱3万美元的违约金。中远海运集运也发布了《关于重申正确申报货物信息的告客户书》,强调危险品申报合规性。合德海运(HEDE)则对危险货物瞒报行为处以5万至10万元人民币/次的违约金。对依赖海运出口的跨境卖家而言,此次行动意味着监管红线全面收紧。大家在货物申报上宁可过度透明,绝不能心存侥幸:对性质不明的货物(如化工品、电池、含压力容器产品),必须通过有资质的检测机构出具《货物运输条件鉴定书》。托运人需按要求提交危险货物安全适运申报单、MSDS(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)、运输条件鉴定书等文件,确保信息真实、完整。例如,移动电源需提供对应品牌和型号的UN38.3检测报告,且报告内容需与报关单一致。危险品货物要注意使用符合IMDG Code 要求的包装,如UN 认证的钢桶、塑料罐等。危险品包装需同时张贴UN标识和中文危标,防止转运环节疏漏。一直以来,一八供应链在货物进仓前采取100%过机检查措施,以杜绝敏感货瞒报入仓。同时,我们对带电产品、化妆品等有严格的资料要求,要求货主如实提供运输鉴定报告、MSDS等,以保障货物运输途中的安全。“百日攻坚”行动是海关对安全事故零容忍的强力回应,跨境卖家需摒弃侥幸心理,严格履行危险品申报义务。合规不仅是通关保障,更是规避天价退运、法律追责的护身符。随着全球物流安全门槛攀升,建立全链条合规体系将成为卖家出海的核心竞争力. |